薄膜通
  • 找树脂原料
  • 找供应商
  • 供求信息
  • 找文章
请输入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  请输入关键词 

联系我们
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行业智库 > 智库观点 >

智库观点

2018年薄膜上市公司业绩出炉,特种薄膜行业表现亮眼


截至4月底,国内薄膜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18年度报告,从统计的23家企业数据来看,企业营业收入整体向上发展,业绩下滑只有4家。在全球经济不确定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,行业能够取得如此佳绩实属不易。但薄膜行业龙头——康得新违约和业绩下滑对整个行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。

 

本次统计分析的薄膜相关上市公司业务涵盖范围较广,涉及特种功能薄膜业务,如光学膜、反光膜等涂布类薄膜;传统薄膜业务,如包装膜、标签膜、保护膜;以及其他通信类薄膜业务,如PI薄膜、屏蔽膜等。此外因为南洋科技被航天彩虹借壳,已经脱离薄膜行业,我们统计也进行了剔除。其数据列表如下:

单位:万人民币

序号 公司 股票代码 营业收入 同比增减 利润 利润率
1 ST康得新 002450 915,028.84 -22.38% 28,069.73 3.07%
2 紫江企业 600210 900,985.63 5.90% 43,274.22 6.29%
3 万顺股份 300057 416,879.19 29.76% 12,181.82 2.92%
4 双星新材 002585 385,756.53 27.61% 32,134.84 8.33%
5 新纶科技 002341 321,370.33 55.67% 30,112.31 9.37%
6 沧州明珠 002108 332,509.94 -5.66% 29,788.02 8.96%
7 佛塑科技 000973 282,284.17 12.38% 11,613.07 4.11%
8 中来股份 300393 269,183.79 -16.99% 12,574.38 4.67%
9 永新股份 002014 233,226.75 16.13% 22,532.44 9.66%
10 乐凯胶片 600135 186,278.56 0.62% 1,473.95 0.79%
11 东材科技 601208 164,454.74 -5.16% 3,215.43 1.96%
12 ST大东南 002263 146,603.51 39.82% -1167.49 -0.80%
13 通产丽星 002243 136,919.70 10.89% 8,210.15 6.00%
14 国风塑业 000859 123,422.63 5.21% 10,210.49 8.27%
15 道明光学 002632 119,735.50 48.41% 20,542.42 17.16%
16 苏大维格 300331 113,501.40 20.22% 6,202.71 5.46%
17 浙江众成 002522 104,878.03 65.14% 3,591.60 3.42%
18 王子新材 002735 91169.41 52.41% 4,976.12 5.46%
19 激智科技 300566 90,844.40 23.05% 4,263.07 4.69%
20 三利谱 002876 88,296.04 7.99% 2,769.85 3.14%
21 裕兴股份 300305 73,848.14 25.06% 7,621.19 10.32%
22 星源材质 300568 58,348.88 11.92% 22,215.13 38.07%
23 丹邦科技 002618 34,358.66 8.33% 2,541.52 7.40%

  

  • 薄膜行业营收增长乏力

从统计的23家企业中,营业收入超过50亿人民币的企业只有2家,与2017年数量相同,营业收入10亿至50亿的企业包括15家,占统计企业的65%,因此国内绝大部分薄膜相关上市公司都集中在该范围内。而其中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2家企业,道明光学和王子新材,主要通过收购其他企业,并合并财务报表快速增长;而浙江众成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投产,为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进行了支撑。

 

  • 膜企利润率偏低,特种行业盈利增强

相比2017年,2018年中国薄膜上市公司的整体利润率比较低,利润率超过10%的企业只有3家,分别为星源材质的38.07%,道明光学的17.16%和裕兴股份的10.32%。其他行业的利润整体偏低。其中星源材质的业务主要为锂电池隔膜产业,迎合了通讯电子、电动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;道明光学和裕兴股份都是新型特种薄膜领域应用。

而在膜企中,唯一利润为负的为大东南,本年度利润亏损1千多万。其转型业务亟待稳定。 
 

  • 跨界企业增多,但薄膜业务占比不高

除了上述薄膜相关产业外,也有一些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陆续进入薄膜领域,例如新疆天业,主要从事农业薄膜的生产,但农膜业务占主营业务比重大约10%左右;另外,随着5G通讯和电子产品发展,时代新材在最近几年从事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发和生产,但薄膜销售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足5%。我们这里就不重点展开论述。

 

综上数据显示,尽管薄膜与我们人类联系越来越紧密,上市公司作为行业内规模较大,技术较为先进企业,但从上面相关营收数据来看,不管在营业收入、企业利润等方面增长较为缓慢。特别是随着业务体量的增长,企业对现金流、新技术、新业务都面临较大的压力,技术创新能力和业务增长点和业务转型等方面都较为乏力,确实需要给予我们更多关注。薄膜通对相关数据的汇总和整理,也希望对行业内从业者经营提供参考。

客服